永远的大昭寺
7月11日是我到拉萨旅游的第一天,原本是要进布达拉宫的,可导游说,每天进布宫限制为1200人,我们排队排到了下午13点,所以就先进大昭寺了。西藏的日出要比长春晚两个半小时,所以一直拖到11点进大昭寺,太阳好像还在东方徘徊不愿意升上中天。
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来到大昭寺门前,看到的竟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就好像是一个闹市,很难把它想象成西藏佛教的中心地位,更遑论它是藏传佛教的灵魂所在了。
四层楼的碉堡式平屋顶的房子在眼前一字排开,与它四周的商家店铺混然在一处,红尘中谁能体味出佛教的博大精深?也许正是在平凡中才能隐含下高深的佛理,真正的精华是不需要任何环境来烘托的——大隐隐于世,也许正是这个道理。
穿过广场前的人流来到寺前,眼前左侧有一圈围墙,围墙里立着一块碑看着非常眼熟。走近它一看忽然明白,原来这便是“唐番会盟碑”!这要是在内地,说不上要把它里三层外三层地用玻璃罩保护起来了呢?可在这里,它却是一直素面朝天地立在那里,诉说就流失的日日月月,看惯了人间的盛盛衰衰。
遥想在那大唐帝国时期,土番第四代赞普赤德祖赞继位以后,想起乃祖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的故事,给土番带来了生机和兴旺,于是他也派官员去长安求婚,经过长期努力,唐中宗终于答应把金城公主嫁给他。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完婚,不久生下一子便是第五代土番赞普。等到金城公主的哥哥唐玄宗李基隆当上了皇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便成了唐朝的外甥。这以后,土番与唐便一直以舅甥相称达一百年之久。终于在公元823年,双方立了一通会盟碑,碑文中有“今社稷山川如一,为此大和……须合甥舅亲近之礼,使其两界烟尘不扬,罔闻寇盗之名,后无惊恐之患。”
对于西藏的历史,不同政治观点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说法,但这块古朴的石碑却和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故事一样,把我带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心里忽然明白,汉藏两族不光是亲如兄弟,而且还有一种更亲近的血缘关系呢!
“去拉萨而没有去大昭寺,就等于没去拉萨。”这是大昭寺著名喇嘛尼玛次仁的话。大昭寺的兴建,最早便与佛教有关。
据历史记载,土番英主松赞干布于公元621年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为妻,尺尊公主为他带来了一批佛教经书和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传说为了保存这批经书和佛像,松赞干布将一枚戒指抛了出去,说:“戒指落处就是建佛殿的地方。”结果,戒指落在了一片湖泊处。于是,便开始了一场千只山羊驮土填湖建庙的浩大工程。在藏语中,“山羊”为“惹”,“土”为“萨”,这样,建造的佛殿就称为“惹萨”了,读来读去,“惹萨”就成了今天“拉萨”的读音。所以,在西藏,就有了“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的说法。
在大昭寺门前两侧竖着两根高大的经竿,经竿上下都缠着里三层外三层的经幡。经幡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在微风的吹佛下轻轻飘扬。经竿下,又分别有两个塔一样的香炉,它是用白泥土垒成的炉子,喇嘛们不时往里面填桑叶烧,巨大的桑烟升空,给大昭寺带来无限神秘的气氛。当我走近寺门时,发现有一些远道而来的人们在门前嗑着等身长头,那虔诚的样子好像把世间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只有灵魂向往着西方极乐世界。
据导游说,大昭寺僧人本不想让这一圣殿成为旅游景点,所以,对接待游客并不热心,每天上午只接待香客,十一点之后才允许游客进入。
走进寺里我才发现,这座著名佛殿实在太普通了,低矮的房子有些阴暗,但佛家圣物却是琳琅满目,让人看也看不够。其中最有名的,也称为镇殿之宝的莫过于释迦牟尼的12岁等身像了。这尊著名的佛像是当年文成公主从大唐带来的。据史料上说,释迦牟尼在世时,曾造了三尊自身佛像,并且亲自为他们开光。释迦牟尼说,我圆寂后,见到他们就等于见到我一样。这三尊佛像,一尊是尺尊公主带来的8岁等身像,一尊是12岁等身像,一尊是25岁等身像。8岁等身像收藏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文革中被人割掉了脑袋,后来虽然焊上来,终究失去了原来的尊严;25岁等身像收藏在印度,由于灭佛运动,被人沉入了印度洋,至今无法找到了。所以,只有文成公主带来的这尊12岁等身像如今完好无损地留在大昭寺里,成为藏传佛教的圣物。
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开始,清政府颁布了《钦定西藏章程》,确定了“金奔巴”制度,即“金瓶掣签”制度,来确定达赖和班禅的转世灵童。大多数金瓶掣签都是在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前完成的。这一极有尊严的地方,在1995年,由黄菊副总理主持产生了最后一个班禅。如今,圣像前已成为藏传佛教最为神圣的地方受人顶礼膜拜。
导游小姐引导我们在迷宫一样的佛殿中转来转去,那些珍贵的佛像、壁画、佛经,及佛家器物我早已记不清它们的来历了,见到的却是喇嘛们专神地做着佛事,一点也不把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放在眼里。有时能看见几个藏民手提暖水瓶走来走去,导游告诉我们,这是信教的藏民们从家里拿来的稣油,逐个给寺里的稣油灯添油,寺里的稣油灯才能保持千长年不灭。
走出大昭寺我发现,藏族的寺庙和其他地方的寺庙有几个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一是它没有高高的蜡烛,点的全是稣油灯;二是从来不烧香;三是庙前永远不设功德箱;四是喇嘛们不会为香客算命或为香客的佛物开光。人们上庙上施舍,都是直接把钱放在佛像前或放在唐卡前,而且还可以找零。即你放下十元钱,感到不应该放那么多,就可以在钱堆里找出几元你想拿回的零钱,完全不必担心佛祖会怪罪你。
于是,我想起我们到五台山游玩时,可以看到算卦的和尚;去峨眉山旅游,有为游客买的佛像开光的和尚;并且算卦和开光都收费不菲。可是在大昭寺,绝对没有这些节目。因为藏传佛教讲究自然和天意,佛教不以赢利为目的。无求无欲才是佛家本意,这时我忽然明白,藏传佛教的人性化和平民化倾向,是它永传后世的魅力所在了。
记得小时候我就读的小学后山有一座尼姑庵,小时候为了却病延年,妈妈领着我去“跳墙”,为了施舍给庙上东西,省吃俭用凑了十几个鸡蛋送给了尼姑。可我的心里面仍然对那座庙存有无限的敬畏之心。
文化大革兴起时,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把佛教说成是混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说佛教充当了统治阶级麻痹人民斗志的帮凶。于是全国范围兴起了扒庙的狂风,我所“跳墙”的那座庙也再所难免。文革后拨乱返正,全国范围内的庙宇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而且一座比一座大,一座比一座华丽壮美。烧香上庙的人多了,信佛供佛的人多了。是好是坏我无法评价,但是有一些事情至今叫我困惑不止。记得那次上峨眉山,导游把我们领进一处叫玉佛缘的商店,鼓动我们花几百元上千元买一个挂在脖子上的小玉佛,让我们上山找和尚开光,说可以保祜全家平安,那开光的钱和买佛像的钱,导游却吃了回扣,我不知道,这开了光的佛像还能不能灵验?那和尚是不是真和尚?
大昭寺里有一个《六道轮回图》至今我让记忆犹新,讲的是人做了坏事死后要下降到下三道受苦受难,于是我就想,那为了钱给人开光的和尚是不是也要降到下三道呢?
我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我对佛教理论有一种天生的敬畏之心,犹其是藏传佛教中灵童转世,带着些许神秘,悬着些许佛法。看了大昭寺,又让我感受到了为什么西藏能全民信教。
其实宗教和世上其它理论一样,自然、不矫情、没有功利目的是它让人信服的关键。不管怎么说,人活在世上,多少有一些敬畏之心总比没有敬畏之心好吧。
愿《六道轮回图》永垂人们心间,愿人心永远向善,愿佛光普照天下。
(大昭寺门前人们永远是虔诚的)
(磕等身头的信众来自四面八方)
<img height=450 src="http://www.3608.co</body></html></p> </body></html>
关键字: 六道轮回 大昭寺 峨眉山 藏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