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成功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
人类首次成功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
10月31日,由科学家、新闻记者及后勤保障人员等50多人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经历了40天的艰苦征程,克服了大自然的重重艰难险阻,成功到达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镇,完成了“人类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
中国科学院2006年可可西里科考队现已完成可可西里西大滩、库赛湖、卓乃湖、布格达坂峰、月亮湖、涟湖、玛曲乡(属西藏安多县)的科学考察探秘行动,于11月18日返回格尔木。本次行动的指导委员支副秘书长陈永红、后方报道组组长朱江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透露了此次科考行动的五大发现。
发现一:藏羚羊迁徙之谜。每年6月至7月,卓乃湖一带出现大批藏羚羊前来产崽的壮观景象,可藏羚羊为什么会选择卓乃湖作为它们的产崽地呢?据介绍,主要原因是因为卓乃湖原本水草肥美,虽然现今该地区的气候与环境大不如以前,但藏羚羊因为基因的积极效应,已经形成了习惯,因此依然会选择在该地区产崽。
发现二:冰川移动。科考队在可可西里湖发现了一种奇妙的现象:有着数百万年历史的冰川,有的正在退缩、有的却在前进。甚至在同一块冰川上也有这样的现象,冰川的一侧在前进,另一侧却在退缩。这一发现对今后研究冰川的形成、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现三:月亮湖和涟湖有连接的趋势。可可西里的月亮湖和涟湖之间曾经有一条细窄的河道,今年,科考队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这条河道越来越宽了,说明这两个湖有相互连接的趋势。
发现四:鼠兔与鸟同穴。一种名叫鼠兔的动物在树上帮助当地的鸟类打洞,鸟类与鼠兔同住一个洞并为鼠兔“看门把风”,形成了鼠兔与鸟同穴的奇观,科考队员们无不为高原动物的协作能力感到惊奇。
发现五:过度放牧造成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升级。科考队在玛曲乡考察时发现,当地牧民的过度放牧行为已经对自然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棕熊袭击人类的现象时有发生。据介绍,这是由于人类的过度放牧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了生物的食物链,以至于棕熊袭击人类,抢吃牛羊,有的牧民一年遭受棕熊的袭击达10多次。
据悉,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是人类首次在青藏高原腹地无人区进行的大规模科考探秘活动,考察活动于2005年开始,计划持续3年,中国科学院将于2008年将所有的科考成果公布于众,以揭开可可西里的神秘面纱。
关键字: 可可西里 玛曲乡 科考队 藏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