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世俗与灵界的——风马旗
经幡是那种印有诸多经文并裁成长条的织物,以蓝、白、红、黄、绿五色连为一串,象征地、水、火、风、空五大要素,一般都挂在山巅、路口、湖边或屋顶上,使之能够在风中飞扬。藏人相信漫天飞扬的经幡可以将不尽的祈祝祷,送往遍满十方虚空的诸佛菩萨的耳中。这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在藏语里它叫“隆达”,直译为“风马”。你也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它的中间通常绘着驮宝的马的缘故。
五色经幡
在藏区,人们无论喜庆生辰、逢年过节,都要插挂五彩风马旗,这象征着天、地、人、畜的和谐吉祥;逐水草而居的牧人,每迁徙一个,搭完帐篷后的第一件事出就是系挂经幡,以祈得周围神灵的许可和福佑;朝圣者结伴跋涉荒漠野岭,也一定扛一面醒目的风马旗,祈求免入迷途遇灾难;江畔湖边人们遍插风马旗,以示对树灵水神的敬畏与供奉;生活于莽林峻岭间的人们高悬风马旗,以示对山神岩神的虔诚与供奉;在圣迹古刹张挂五彩风幡,表示对神佛祖魂和选取哲贤圣的崇拜与礼赞;阳春三月开犁播种,耕牛的头角上一定插挂风马旗,那是向土主地母致电和祈祷,祈望五谷丰登;山河路口张挂风马是希望舟车无碍;天葬台附近张挂风马则是超渡亡灵寄托哀思,等等。总之,风马旗是沟通世俗与灵界的通用媒介。
藏人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只是不自知,也不必知道,因为他们的心在别处,因为他们把心交予那风中的马,请它驮着,不停蹄地奔向空中。所以他们又把它称作“命运之幡”,暗含着祈求得到护佑以增加各种福德的愿望。
挂风马旗的习俗由来已久,和煨桑、转经一样,是藏人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有人说,它源于藏地从前的一种宗教,这种宗教认为万物有灵,尤其认为,无论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人们周围都存在着比其自身要强大的无形力量,因此总要举行一些仪式以奉之。最常见的是新年期间,藏历正月初三,人人都要在自家的房顶上燃起桑烟,用一根挂满风马旗的新树枝,换下飘荡了整整一年的已褪色的风马旗,一边高声向神佛祈求,一边抛洒糌粑或青稞,然后再到周围的神山、圣湖插旗挂幡。据说风马旗联结得愈长,而且挂得愈高,这一年的运气就会愈好。
前后藏地区的人们喜欢在房顶与门首挂风马旗,这是对人畜兴旺时运亨通的企望。在金沙江两岸,特别是金沙江上游两岸,风马旗成林、成塔,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地覆盖于风水宝地,岁岁年年、日日夜夜在风中飘扬,犹如无数僧众日以继夜地诵颂着真经。
和西藏一切有形与无形的艺术一样,风马旗的创作与传播,也首先是受宗教意念驱使并为之服务的,它是僧俗信众精神世界与神灵交通的一种媒介物。
雪山与经幡相映成趣
关于风马旗的源初,西藏宗教界、学术界虽各有掌故,但公元十二世纪初许多噶举派寺院为广布其教义而悬挂风马旗,是各家各派都首肯的。
风马旗的颜色
风马旗的颜色分白、黄、红、绿、蓝五种。民谣中唱道:黄幡象征自现莲,红幡象征雨调和,青幡象征后裔长;红幡插在草坪上,如鹿角光耀眼;红幡插在屋顶上,如红火永兴旺……布的颜色在这里是有明确的寓义的,即所谓西赤、东青、南黄、北绿的宇宙四方之说。在藏族心目中,白色纯洁善良,红色兴旺刚猛,绿色阴柔平和,黄色仁慈博才,蓝色勇敢机智。
风马旗的图案
常见风马旗的图像中心大都为一匹矫健宝马,马背上驮着燃着火焰的佛法僧三宝。四角环刻着可以排除消极影响的四尊保护神,它们是象征深刻圆满的金翅鸟,象征穿透力的龙,象征警戒状态的老虎和象征胜利的狮子。这种构图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五行循环往复,生命经久不息。另还有佛像、八宝吉祥和佛经等图案,它们大多由木刻雕版印成,但也有用石刻版和金属刻版的。
苯教认为:风马中的五种动物象征人类的五种组成部分,即马象征灵魂(或吉祥),鹏象征生命力;虎象征身体;龙象征繁荣;狮象征命运。
一段或一句经咒散置其间,图与文相映成趣。
关键字: 沟通世俗 灵界 风马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