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寨
嘉绒藏区的居室,绝大多数是石屋,即用片石垒砌成的民居,也有的是用土夯筑成墙体框架,上架横木、树枝、杂草、再上加盖土作平屋的。个别地方也有串木为架的木板房,房内也用木板隔间,房顶横梁有半边风或人字形两边风开式,类似内地小青瓦房建筑,架上盖杉木开出的杉板,亦称瓦板,长约1-1.5米,宽有5至8寸,盖好杉板后用石板压缝,达到固定斜平排水作用,这种屋多达三层。这种串木结构的房屋舒适、通风、不潮湿、宽敞明亮,也是防震的理想建筑,多数房前有小院,以土墙为栏,这种屋多建于近邻地震常发区的一小部分地区。
近邻墨尔多山下的居室多是第一种,即称碉楼寨房。其实碉楼和寨房原本是有区别的。嘉绒民居建筑皆为石块砌墙木质梁架的石木结构建筑,俗称碉房。碉房的历史建筑是很悠久的,从考古发掘追溯至战国西汉时期,石棺葬民族已居住石砌的碉房。《后汉书》亦载"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不过,古时的碉房结构与现代碉房结构差别较大。较早的碉楼房建筑一般是依山就势,墙基北高南低,平面呈长方形或方形不等。墙以石块加木枋和泥浆调缝,采用内直外收的方法修砌,墙底厚,顶部相应收厚三分之-左右。各层建筑自第二层以上层层内收成台,使整个建筑成阶梯拾级而上,故至顶层仅是底层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客厅和厨房,三层住人,更高者为经堂、库房,经堂前为晒台,以上皆为各类库房,房顶为平顶。每层顶以粗树杆纵铺作梁,梁两端砌于石墙体内,梁上密铺树棍,当地称"桷子",再上铺树枝,当地称"扎子"。然后填泥夯紧,最上面铺木板作为上层的地面,房顶则以夯土石作为屋面,这种作法至现代也保持这种传统作法。二层以上每层皆开有大、小窗若干,其中小窗孔,在作战时又可作射击之用,类似城堡上的枪、炮孔,内大外小。
以上多为明代建造的居室代表。嘉绒地区保留较多而且至今也为主要民居的石屋,都是清代以来的建筑和建筑格式为主体,也是俗称碉房或寨房。皆为石木拌泥浆砌就的。房屋按形状可分为碉形、碉与房连建形成、平顶房、人字形顶房、悬山式顶形等类型。
碉形房系将房屋整体建成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立面以四角碉的平面平顶式房屋。石块拌泥砌墙,墙底部厚、顶部收缩成一般为底墙的50%厚度,具体按所建房的楼层高度决定。内部分为三、五、七层不等。-般是底层作畜圈,中部为食、宿用房,上部为经堂和库房。从二层以上的墙体上开很多大、小不等的观察射击窗孔,都是用石砌成的,多是外留一缝口,而内成扇形,这样的缝孔,对内透光多明亮,对外不易发现,便于战时或遇不测,好观察射击。库房外附建木质晒架从墙内挑出。人自第二层以独木梯上下各层,遇有警时将木梯收入房中,碉房便成为一座防御性堡垒。这类集民居与防御性一体的"碉房",现已保留为数不多了。
碉与房连建形成碉房,是以普通平顶式碉房后部再建一四角碉,碉顶略高于房顶。形咸碉与房相连通,平时居于房中,贵重物品和食用物资藏存人碉中,遇警时,人进入碉中,可据碉防守。这种类型的房建多系头人、寨首和富有人家建造,至解放时保留甚多。
<span lang=en-us style="f
关键字: 嘉绒藏寨 平顶房 结构建筑 长方形 防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