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石俱在的永恒艺术——大足石刻之宝顶(组图4)
(四)
大足石刻一游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最打动人的不仅仅是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佛经孝道故事典藉,还有数不清的人物造型。据说大足石刻首破“千佛一面”的宗教人物造型传统,上万躯雕刻几乎找不出两个相同面貌特征的人物来。不管此说是否夸张,但从这些形形色色的艺术雕刻面前走过,一个一个欣赏下来,的确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整个大佛湾马蹄型山谷的石刻是一个艺术整体,但又按主题分为30多个龛,每个龛又相对独立成为一个局部的整体。每个龛又都有一个相对的布局,尽管见缝插针布满了各种雕刻,但多而不繁,杂而不乱,充满了秩序美感。
大足石刻引人注目的还有大量反映世俗内容的雕刻,它们不经意地被镶嵌在主体雕刻的背景里或某个随意的角落,每当遇到它们时都不由得不眼前一亮。这是著名的牧牛图,其内容按北宋元佑年间润州知州杨杰《牧牛颂》雕刻,全图共10组,随岩石地形自然弯曲,细致地表现了山间小径、潺潺山泉、幽静山林的自然美景,并着意雕刻了牧童与牛相互关系,从强拉硬拽到和谐共处,情景交融,风趣盎然,十分耐人回味。
吹笛女图,位于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龛太子割股奉父母雕刻的右下侧,表面上实在看不出吹笛女与主体雕刻在内容上有什么内在联系,但有了这样一处点缀,整个雕刻画面便油然生出一种和谐感和整体美感。
竹林猫鼠相戏图,雕刻在六道轮回图的左下角。猫咪紧紧盯着竹枝上的老鼠,躬背缩颈,一只前爪跃跃欲试;老鼠则伏在高高的压弯了的竹枝上,垂尾曲背,紧紧盯着地上的猫。猫鼠四目相对,相互较劲,生趣盎然。
著名的养鸡女图。养鸡女图在地狱变相图中,其含义据说是佛教反对世人养鸡,因为鸡要吃虫,吃虫就是杀生;而人类又吃鸡肉和吃鸡蛋,更是杀生,因此养鸡要下地狱。但艺术家们在雕刻养鸡图时,却着力在世俗生活层面体现了养鸡的情趣。图中养鸡女体态匀称,端庄圆润,面容安祥;两只鸡正在抢吃一条蚯蚓,活龙活现;刚刚从鸡笼里放出来的小鸡崽儿探头探脑,体现了小鸡胆小好奇的天性;整个构图生活情趣十足。
这是大佛湾最后一组雕刻,上半部分雕刻的是十大明王,同样是精工细琢,但下半部分却留下了一部分未刻完的粗石坯。过去人们认为是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但今年以来却有了新的解释。据说今年四月份北京一位笃信佛教的游客来到大足,认真观察了这组石刻后,竟在里面发现了隐含的“入佛”两字,也就是说,这组石刻是古人的刻意安排,目的是让后人来领悟。
关键字: 大佛湾 大足石刻 宝顶山 永恒艺术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