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唐风遗韵活化石
西安鼓乐介绍
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
在古长安及周边地区,尤其是秦岭北麓的众多寺庙和道观,这些庙、观的庙会活动和多家民间乐社是西安鼓乐得以生存的基础。
西安鼓乐的民间班子
西安鼓乐:也叫陕西鼓乐,是流行在西安一带的大型吹打音乐,其乐曲在结构上与唐大曲有相近之处,所用的乐谱与唐宋时流行的燕乐半字谱也有承继关系。
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
西安鼓乐的 历史溯源
追溯其历史渊源,从结构、乐谱、曲名、使用乐器等方面分析,与唐代燕乐中的大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资料的分析考察,西安鼓乐有可能源于唐,起于宋而兴于元、明,盛于清,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与发展,特别是明、清以来戏曲音乐的影响,逐渐形成丁一套完整的大型民族古典音乐形式。
长安鼓乐至今保存着最传统的鼓乐演奏形式、结构、乐器、曲牌及谱式。现今各长安鼓乐社使用的乐谱,依然是古代的半字谱,全为手抄传本,依然保留有明代的传本。有的音符,与敦煌莫高窟发掘的唐乐谱相同。综观整个乐曲名称,保留着唐、宋、元、明、清各种曲牌,可以说是一部中国音乐发展史。自唐、宋已降,中国音乐许多音乐因素(律、调、曲、词、乐谱、乐器、结构、旋法等)都在这个古老乐种中留下了遗迹残痕,称长安鼓乐为我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鼓乐乐谱手抄版的印刷体
据音乐史家考证,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宫廷的乐师流落民间,唐代燕乐也随之流传民间。长安鼓乐脱胎于唐代燕乐,大气、庄重、高雅,曲目丰富,结构完整、曲调优美,具备宫廷音乐的特征,与一般的民间音乐大相径庭。
现存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安鼓乐手抄谱珍藏本的谱字与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谱字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这一珍藏本历史久远,是明清以来已渐在全国失传的俗字乐谱。
鼓乐巨著历经20年曲折才问世
耗费李石根一生心力编纂的300余万字的《西安鼓乐全书》,收录了729首(套)唐代流传下来的各类曲目(牌)。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当年为其作序时写道:“它的出版,可说是我国音乐界一桩令人瞩目的喜事,更是近几十年有意义的大事之一!”但就是这样一套被学界奉为珍宝、西安鼓乐研究里程碑式的著作,却在此前长达20年里由于缺乏资金难以出版,中间经历许多波折。直到今年,才在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音协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资助下问世。
香港中乐团首席指挥阎惠昌表示,被世界音乐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的西安鼓乐,在自己心中一直有着崇高地位,“我多年前曾得到李老关于西安鼓乐的油印版本著作,简直是如获至宝。”
西安鼓乐气势恢宏
在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22个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中,源于唐代燕乐的西安鼓乐赫然入列。也正因为此,昨日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的、由91岁高龄的中国音乐史学家、西安鼓乐研究泰斗级人物李石根所著《西安鼓乐全书》首发式,再度引发了西安乃至全国音乐学界对西安鼓乐保护继承问题的探讨。
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罗艺峰教授告诉记者,西安鼓乐又称长安古乐,主要流传于西安城区及长安、周至、蓝田等地。它脱胎于唐代燕乐,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传统古乐演奏的形式、结构、曲牌及谱式。“国际上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研究唐代音乐只能借助于日本的雅乐。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在参观和聆听了西安鼓乐后,学界才确信在中国找到了正宗的唐乐! ”
前不久,西安音乐学院“长安古乐演出团”的师生们为来到西安音乐学院参加“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的中外学者奉献了一场专场音乐会,演奏了《满园春》等八首西安鼓乐。大气、庄重、高雅、纯正的表演,令来自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的70多位知名音乐专家啧啧盛赞。
“活化石”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李石根老人的儿子李孟秋在近几十年里,一直帮助父亲搜集、整理西安鼓乐的有关资料,他告诉记者,全西安如今只有200多名乐手,传承人更只有6位,“后继无人是西安鼓乐面临的最大问题,鼓乐社的许多成员如今为了生存,都要外出打工,剩下的人则是凭借自身热爱苦苦支撑,但又能维系多久呢?”
唐风遗韵庄重高雅
罗教授则感慨,西安鼓乐自古以自娱自乐的清雅演出为一大特点,但如今一些社团为了生存,将表演带上了商业性质,让它变了味道。
专家观点:先保护再传承
2006年,国务院将“西安鼓乐”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西安鼓乐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西安人,该为“西安鼓乐”做些什么?
西安鼓乐现状不容乐观
罗教授认为,与传承相比,保护是更加迫切的事。“学界需要积极研究、挖掘、整理关于西安鼓乐历史渊源、艺术形态、学术价值方面的资料。”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昨天表示,将西安鼓乐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创作中,也不失为一剂良方,“我省作曲家饶余燕教授等人早已开始这方面的尝试”。
而经常与西安鼓乐艺人“唠嗑”的李孟秋则说出了来自民间的期待,“希望政府在经济上给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鼓乐社一些支持,社会各界能对西安鼓乐在民间的生存土壤进行有益的维护,让作为世界‘非遗’项目的西安鼓乐重新焕发蓬勃生机! ”
关键字: 民间 活化石 西安 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