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刻葫芦
刻葫芦
刻葫芦乃是葫芦艺术品中的一种,而兰州刻葫芦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属微雕艺术一门。兰州刻葫芦,主要用特制钢针在葫芦表面以极细的线条刻出山水、花鸟、人物和文字,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生动。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人们相互馈赠、欣赏收藏的艺术品。
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融诗书画于一体,是中国工艺美术园中的一枝奇葩。其刻工精细,图案丰富,有的艺术家甚至能在极小的葫芦上刻出《唐诗三百首》和《金刚经》等,许多好的作品要在国家级博物馆才能见到。兰州刻葫芦,凝集了历代兰州葫芦艺人的文化修养、艺术遐想、精湛技艺和高洁的情怀,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珍品。兰州刻葫芦,起源于魏晋。考古资料已充分证明,自魏晋起,生产技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刻葫芦
那时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地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商人便接踵西行。至此丝绸之路益加畅通,大量丝帛锦绣通过兰州不断西运,同时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输入中国。魏晋时,东西商业往来不断,位于丝路咽喉重地的兰州和敦煌,就是胡商的聚集地。5~6世纪时,南北朝分立,但沿丝路的东西交往却进一步繁荣 。北魏建国后不久就派使者前往西域,以后中亚各国的贡使、商人常集于金城兰州,金城兰州更成为各国商人荟萃之地,金城中也聚集着不少胡商。因此金城兰州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补给地之一。
刻葫芦
当时胡商从和田带过来的巨型葫芦(盛水用的),经兰州工匠刻上图案和文字出售,这便是最早的兰州刻葫芦。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候兰州刻葫芦除了盛水用以外,工匠们开始刻“药葫芦”。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隋炀帝曾派黄门侍郎裴矩到张掖招徕西域商人,把大量的西域葫芦运到兰州,说明当时丝路的兴旺。
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的原材料多来源于家种葫芦,讲究大小均匀,经过晒泡、上光等特殊工艺,再用一粗一细两根钢针,大针勾勒,小针刻画,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画面便跃然“葫芦”上了。兰州刻葫芦之所以有名,与一批技艺精湛的艺人们创出的不同风格大有关系。李文斋的葫芦作品,人物寥寥数笔,神形兼备;文字细若蚊足,潇洒自如;山水花卉点缀其间,疏淡相宜。20世纪40年代初,雕刻艺人阮光宇,将《西厢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巧妙地安排在葫芦画面上,并配以诗词文字,风景山水,雕技工艺更臻完善。
刻葫芦
之后,阮文辉子承父业,博采众长又有创新,使雕刻葫芦工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针、刀并用,以刻、铲、刮、磨来表现中国画的勾勒、点垛、皴擦,仿刻出国画家的泼墨、写意山水。其代表作“儿童游戏图”,是在直径仅约4.3厘米的葫芦上,刻有150个玩童,神情姿态各不相同。另有一枚直径不足一厘米的鸡蛋葫芦上,他以隽秀的书法,刻出了前赤壁赋原文和一幅有着浓郁国画特色的“赤壁夜游图”,令人叹为观止。
刻葫芦
最初,许多人从事刻葫芦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后来开始将作品送给亲朋好友,再后来刻葫芦摆上了街头,进入了市场。今天,在兰州,刻葫芦艺人多在城隍庙设摊雕刻。小小的刻葫芦,作为集兰州传统文化、民间工艺和地域特色于一身的工艺品,渐渐走出了兰州、走出了甘肃。随着小葫芦的声名远播,如今,刻葫芦不再只是人们把玩、收藏的物件,小葫芦蕴含的大文化,已展示出新风景,开创出一片大市场。
刻葫芦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迅速提高,多种多样的刻葫芦工艺制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青睐。民间工艺刻葫芦在甘肃省许多地区甚至外省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于清末光绪年间的兰州刻葫芦,在百余年的发展中不断壮大,兰州目前刻葫芦名家中,老一辈的有阮文辉、陈唯一(已去世)、李文斋(已去世)。其中阮文辉是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去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大师”称号。中青年一代的有阮琳、陈红、邱临俊、唐占鸿、王小弟、张作良。他们作品各自独具风格,是当前兰州葫芦艺术界中的精英。
刻葫芦
现在,尽管在山西地区、河北地区、河南地区也出现了刻花葫芦工艺品,但兰州刻葫芦由于刻工精细绝妙,注重传神写意,艺术感染力强,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仍然是馈赠亲友、工艺收藏之首选,深受国内外鉴赏者所喜爱。如今,刻葫芦名家辈出、高手如林,雕刻技艺和工艺水平达到了更新更高的境界,不少精绝奇妙的惊世之作被国家乃至海外有关部门收藏。五光十色、技艺精美的刻葫芦,远销英、德、日、美等国,成为兰州市出口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每年出口量在万枚以上。
关键字: 刻葫芦 工艺品 微雕艺术 民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