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青海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之旅
在青海呆了快3年了,由于工作关系一直未有机会去一趟“黄果树”(黄南、果洛、玉树),06年10月终于有机会利用工作之便,去看看久慕的“黄果树”。西宁海拔2200,要去的玉树平均海拔4000以上,还要翻过海拔近5000的巴颜喀拉山,出了西宁海拔就开始攀升了,像我期待的慢慢升温的心情。
青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衔接处,在造山运动的作用下,褶皱的山脉连绵起伏,向玉树行进的路上就一直不断在爬升,翻越。从山下往山上看路弯弯曲曲缠绕在山间,景色也随着不断绕过的山路,层峦叠嶂的不断变化着角度,给你视觉的次次触动。
看看,路是不是像伸入天际?
高原的路,特别是爬山的高海拔的路,由于温差的变化太大,普通的柏油路面很快就老化了,土路很多,常去的司机告诉我,这路一年四季都是修的,只不过每次去的时候,路段不同而已,10月的天气,对于从9月就进入雪季的高原,遍地都已经银装素裹,道路两旁的雪已经很厚了,背阳的路段,路基上还挂着厚厚的冰。在西宁的时候也只是穿了秋衣秋裤,临行时还带了件厚的毛衣,车翻过河卡山,到达温泉加油的时候,看着明媚的阳光,想下去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腿和舒展一下一直弯曲的脊柱,也仅仅在下车的十几秒内,便被刺骨的寒风无情的逼回到车里,彻底打消了念头。
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色不止一次的在爬升的山顶后,豁然出现在前方不远处的地方,让人一次次迷惑是不是海市蜃楼,同时又很快从车窗掠过,变成脑海中永久美丽的记忆。
在12道班至第七道班的路上,路过黄河上游扎陵湖、鄂陵湖水源涵养区,路两旁都是星星点点的散落的大大小小的湖泊,像撒落地面的珍珠,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南去休憩的野鸭、大雁像点缀在水面上的浮萍,一簇一簇,大概习惯了车来车往,它们并没有受到轰鸣的发动机、轮胎与地面摩擦声音的干扰,悠悠闲闲得,倒是我们想停车来个亲密接触的时候,霎时惊鸿一片,看来连他们都知道叫得最凶的不一定是最危险的,真正的危险总是隐藏的很深。
原本以为巴颜喀拉山将会高耸入云,车只是在随着缓坡慢慢抬升海拔,转过一个山坳,猛然看见一个路牌标着“巴颜喀喇山4824米”,顿时那种神圣的感觉,已经从心底抽不出一丝了,那种先强的自豪,已像这个标示一样成为过去了,不再光彩斑斓了。
玉树还有一项世界吉尼斯世纪纪录就是最大的玛呢石堆,相传虔诚的佛教信徒,通过清理路上的石块,积善祝福出行的亲人和行路的人,后来佛教徒将美好的祝愿和六字真言铭刻在石头上,统一集中到一起,这就成就了这项吉尼斯世纪纪录。
绕着玛呢石堆走一圈,大概需要将近20分钟,虔诚的牧民,绕动着转经轮,无比虔诚的一圈圈的鉴证着这里每一块玛呢石上附着着的祝福与希望。藏传佛将多以绘画形象为主,而且有专门的画匠,画工们用近似苛刻的笔画艺术,将自己的虔诚描绘在一幅幅的画像上。
玉树县城解放前入藏的必经之地,政教统一,街上清一色藏民,各式的藏族服装,如流动的彩色的河流,古铜色的脸,高原的气候和岁月的变迁,如刀一般刻画了人们的脸,同时也铸就了高原民族的特质。
关键字: 巴颜喀拉山 旅游游记 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