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故都-临淄附图
不确定是因为看了哪本历史书,就一心想着去看看齐国故城-临淄,尽管谁也没有对我提起过它,而且周围的人都不太熟知。在旅游指南上看到有对齐国故城的介绍,知道它位于山东省淄博市。 临淄齐国故城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在临淄辛店镇以北十五华里。 西周初年,周王朝大封宗族勋戚,封姜太公(姜尚)于山东北部地区,建立了齐国。它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个东方诸侯大国,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历史阶段,临淄是它的都城。 临淄是我国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自公元前九世纪五十年代姜氏第七代国君献公由薄姑(今山东桓台田庄一带)迁都于此,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为止,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长达六百三十余年之久。 故城位于今临淄县城的西面和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关村南,西依系水(即今泥河),东临淄河,故名临淄。 临淄齐国故城虽然延续时间很长,但仍然是保存较好的我国东周时期的一座大城市,地上地下浩繁的文物古迹,东周墓殉马坑、齐故城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桓公台等十几处文物景点已向游人开放,被山东省列为“齐文化旅游区”并列入全国旅游专线。说走咱就走啊,一时间估计也找不到同道之人,就独自一人上路。2-14,23:30 北京-济南(k101)上铺,5:09到站;过了十五,居然能买到卧铺,看来是过了返城高峰了。2-15,06:00 济南-淄博(大巴),8:00到站;出了火车站,对面就是长途汽车站,真是方便。2-15,08:30 淄博-临淄,9:30到站; 八点就到了淄博,报摊太少,先买张地图,然后吃早饭。我下车的地方是在淄博中心区张店区,临淄是另一个区,先要坐20路车到临淄,所花近一小时,然后换26路车。我差点坐反了,幸亏车没来时去了对面汽车站的厕所,出来重新看了下车牌,上了也是那个方向的28路车。到站后售票员问我去哪?我说去这里的历史博物馆,她给我指了前行的方向。我抬头看到指路牌,在前面一公里处,想想我曾经800米的成绩是三分半,这一公里大概十分钟应该能走到吧。 齐国历史博物馆,门票25元。十点左右,就我一个游人。馆里的灯光是感应的,人走近才亮,比较环保,为了不破坏文物,我没有打闪光灯,以至有些照片光线颇暗。一会来了五六个人,有人讲解,俺折回去跟着蹭听。俺听他们说是从泰安来的,以前那可是鲁国的属地,也算出国一游,哈哈。其中一女子建议我去青州博物馆看看,那里的馆藏比这丰富。 唉,走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网上居然有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导游词,借来一用,就当重新再游览一回。强调一下,馆内的讲解员介绍得很详细,说得很流利,典故是随口就来,绘声绘色,当时觉得很不错,原来是解说词背得熟,不过也不易啊。 --------临淄,是我国古代东方历史名都。从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齐建国,经春秋桓公称霸,战国威宣称雄,开创稷下学宫,倡百家争鸣,至西晋废齐,临淄作为诸侯王国的都城累计 1300 余年。战国时,临淄城中 7 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联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西汉时期,临淄仍是一个“有户十万,市租千金,人众殷富,钜于长安”的天下名都。 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司马穰苴、齐威王、孙膑、田单等圣君明主、贤相良将,都曾在这里施展过他们的雄才大略,为齐国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齐文化,为华夏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两千多年过去了,那宏伟华丽的宫室台榭虽不复存,但齐国故城垣和宫殿台基依然存在,故城内外还耸立着 150 多座齐王和名士陵墓。齐国故城人为景观荟萃,文物古迹闻名遐迩,地上地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市、区人民政府充分利用齐文化,发展文物旅游事业,建起了既有文物价值,又有观赏游乐性的文物旅游景点,如仿城堡式的齐国历史陈列馆、东周殉马馆、临淄石刻艺术馆、齐故城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等,形式各异,各具特色。仅从十几处文物景点便可窥视到泱泱大国之风貌,领略那昔日霸主之雄风。 我们先来看一下齐国历史博物馆。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式的建筑是齐国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十大异型博物馆之一。它是以齐国故城大、小相衔接的形式而建,建筑面积 2600 平方米,设有东、南两个拱形圆门,门楣上嵌有“齐琼元府”四个金文大字,意思是“收藏陈列齐国精美瑰丽珍宝的第一府地”。其内部装修取汉代风格,古朴典雅,别具一格,使陈列内容、形式与外部环境、室内气氛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大家先来看序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齐长城的照片。齐长城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修建于公元前 48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左右,它从平阴县的防门开始,绵延东行,到胶州市小珠山入海,全长一千多里。 序厅的中间耸立着三根直径为 0.6 米的巨型原木,顶端镶嵌着对角线为 1.2 米的菱形不锈钢图案,粗糙的原木与精致的图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寓意深刻。它是齐国历史博物馆的标志物,也是古“齐”字的象征。 序厅的第三大部分是齐国地理位置图,这是一张春秋时代晚期的齐国地图,高 3.5 米,宽 6 米,防汉代漆画制作,古朴典雅,做工精细。齐国地处黄河下游,华北平原的东部,东至黄海、渤海,西至黄河,南到沂水的穆棱,北到无棣,方圆二千余里,疆域占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接下来我们看先齐时期展厅。先齐时期陈列内容为五大部分, 15 个展厅,既突出了历史,又突出了文物,形成了齐国历史陈列序列。下面我们先从先齐时期看起。 在齐国还没有建立之前,在临淄周围已形成了丰富的古文化,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后李文化,因为是 1990 年在临淄后李官庄发现的,所以叫后李文化,距今 8300----7300 年,它是早于北辛文化千余年的一种文化。这些文物都是从后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主要特点是造型古朴,质地松软,以夹砂红陶为主,红褐色占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多为蚌器,石器少见。 大汶口文化是由北辛文化发展而来, 1959 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大汶口而得名,距今 6500 年 --4500 年,社会已进入父权制。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灰、黑陶和少量硬质白陶,手工为主,晚期出现轮制,造型较规正。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角、牙器也多而精致。 1973 年临淄薛家遗址出土红陶、灰陶等大汶口文化陶器多件。 不确定是因为看了哪本历史书,就一心想着去看看齐国故城-临淄,尽管谁也没有对我提起过它,而且周围的人都不太熟知。在旅游指南上看到有对齐国故城的介绍,知道它位于山东省淄博市。 临淄齐国故城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在临淄辛店镇以北十五华里。 西周初年,周王朝大封宗族勋戚,封姜太公(姜尚)于山东北部地区,建立了齐国。它是周王朝分封下的一个东方诸侯大国,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西周、春秋和战国三个历史阶段,临淄是它的都城。 临淄是我国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自公元前九世纪五十年代姜氏第七代国君献公由薄姑(今山东桓台田庄一带)迁都于此,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为止,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长达六百三十余年之久。 故城位于今临淄县城的西面和北面,北至古城村北,南至西关村南,西依系水(即今泥河),东临淄河,故名临淄。 临淄齐国故城虽然延续时间很长,但仍然是保存较好的我国东周时期的一座大城市,地上地下浩繁的文物古迹,东周墓殉马坑、齐故城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桓公台等十几处文物景点已向游人开放,被山东省列为“齐文化旅游区”并列入全国旅游专线。说走咱就走啊,一时间估计也找不到同道之人,就独自一人上路。2-14,23:30 北京-济南(k101)上铺,5:09到站;过了十五,居然能买到卧铺,看来是过了返城高峰了。2-15,06:00 济南-淄博(大巴),8:00到站;出了火车站,对面就是长途汽车站,真是方便。2-15,08:30 淄博-临淄,9:30到站; 八点就到了淄博,报摊太少,先买张地图,然后吃早饭。我下车的地方是在淄博中心区张店区,临淄是另一个区,先要坐20路车到临淄,所花近一小时,然后换26路车。我差点坐反了,幸亏车没来时去了对面汽车站的厕所,出来重新看了下车牌,上了也是那个方向的28路车。到站后售票员问我去哪?我说去这里的历史博物馆,她给我指了前行的方向。我抬头看到指路牌,在前面一公里处,想想我曾经800米的成绩是三分半,这一公里大概十分钟应该能走到吧。 齐国历史博物馆,门票25元。十点左右,就我一个游人。馆里的灯光是感应的,人走近才亮,比较环保,为了不破坏文物,我没有打闪光灯,以至有些照片光线颇暗。一会来了五六个人,有人讲解,俺折回去跟着蹭听。俺听他们说是从泰安来的,以前那可是鲁国的属地,也算出国一游,哈哈。其中一女子建议我去青州博物馆看看,那里的馆藏比这丰富。 唉,走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网上居然有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导游词,借来一用,就当重新再游览一回。强调一下,馆内的讲解员介绍得很详细,说得很流利,典故是随口就来,绘声绘色,当时觉得很不错,原来是解说词背得熟,不过也不易啊。 --------临淄,是我国古代东方历史名都。从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齐建国,经春秋桓公称霸,战国威宣称雄,开创稷下学宫,倡百家争鸣,至西晋废齐,临淄作为诸侯王国的都城累计 1300 余年。战国时,临淄城中 7 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联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西汉时期,临淄仍是一个“有户十万,市租千金,人众殷富,钜于长安”的天下名都。 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司马穰苴、齐威王、孙膑、田单等圣君明主、贤相良将,都曾在这里施展过他们的雄才大略,为齐国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齐文化,为华夏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两千多年过去了,那宏伟华丽的宫室台榭虽不复存,但齐国故城垣和宫殿台基依然存在,故城内外还耸立着 150 多座齐王和名士陵墓。齐国故城人为景观荟萃,文物古迹闻名遐迩,地上地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国家已经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市、区人民政府充分利用齐文化,发展文物旅游事业,建起了既有文物价值,又有观赏游乐性的文物旅游景点,如仿城堡式的齐国历史陈列馆、东周殉马馆、临淄石刻艺术馆、齐故城排水道口、孔子闻韶处等,形式各异,各具特色。仅从十几处文物景点便可窥视到泱泱大国之风貌,领略那昔日霸主之雄风。 我们先来看一下齐国历史博物馆。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式的建筑是齐国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十大异型博物馆之一。它是以齐国故城大、小相衔接的形式而建,建筑面积 2600 平方米,设有东、南两个拱形圆门,门楣上嵌有“齐琼元府”四个金文大字,意思是“收藏陈列齐国精美瑰丽珍宝的第一府地”。其内部装修取汉代风格,古朴典雅,别具一格,使陈列内容、形式与外部环境、室内气氛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大家先来看序厅。我们首先看到的是齐长城的照片。齐长城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修建于公元前 48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左右,它从平阴县的防门开始,绵延东行,到胶州市小珠山入海,全长一千多里。 序厅的中间耸立着三根直径为 0.6 米的巨型原木,顶端镶嵌着对角线为 1.2 米的菱形不锈钢图案,粗糙的原木与精致的图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寓意深刻。它是齐国历史博物馆的标志物,也是古“齐”字的象征。 序厅的第三大部分是齐国地理位置图,这是一张春秋时代晚期的齐国地图,高 3.5 米,宽 6 米,防汉代漆画制作,古朴典雅,做工精细。齐国地处黄河下游,华北平原的东部,东至黄海、渤海,西至黄河,南到沂水的穆棱,北到无棣,方圆二千余里,疆域占山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接下来我们看先齐时期展厅。先齐时期陈列内容为五大部分, 15 个展厅,既突出了历史,又突出了文物,形成了齐国历史陈列序列。下面我们先从先齐时期看起。 在齐国还没有建立之前,在临淄周围已形成了丰富的古文化,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后李文化,因为是 1990 年在临淄后李官庄发现的,所以叫后李文化,距今 8300----7300 年,它是早于北辛文化千余年的一种文化。这些文物都是从后李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主要特点是造型古朴,质地松软,以夹砂红陶为主,红褐色占绝大多数。生产工具多为蚌器,石器少见。 大汶口文化是由北辛文化发展而来, 1959 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大汶口而得名,距今 6500 年 --4500 年,社会已进入父权制。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灰、黑陶和少量硬质白陶,手工为主,晚期出现轮制,造型较规正。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角、牙器也多而精致。 1973 年临淄薛家遗址出土红陶、灰陶等大汶口文化陶器多件。 以后,大汶口文化又过渡到了龙山文化,这个场景就是龙山文化时期齐地的先民们在生产和生活时的情景。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一下龙山文化。请大家继续参观。 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一种文化。 1928 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所以称龙山文化,距今 4500 年 --3900 年。临淄地区已经发现了 12 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最大的是桐林田旺遗址,面积 50 万平方米。这幅照片就是遗址的地层剖面图,上面划分的层次分别代表不同时期的文化层。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和白陶极少。黑陶中有一种薄而有光泽的“蛋壳陶”,象这种“薄如纸,明如镜,黑如漆”的黑陶,显示了先民的制陶工艺的精美绝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一件叫做陶甗,是一种炊具。上半部可以蒸饭,叫做甑,下半部可以烧水,叫鬲,中间细腰内有孔往上透蒸汽。通高 115 厘米。一次蒸煮的饭食可供十几个人同时用餐,反映了父系大家族的昌盛。 岳石文化是晚于龙山文化而早于商代文化的一种文化,得名于平度岳石遗址,距今 3900 年 --3600 年,即处于夏代纪年之内,即有其器物形制上的共同特征,又各自显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使新石器文化与青铜文化有机的联系起来。临淄地区出土的方孔石铲是岳石文化的代表器物。 商部落本是东夷族的一支,其早期活动范围大多数都在今山东境内。商代农业比较发达,已用多种谷类酿酒。手工业已能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和烧制白陶。交换也比较扩大,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城市。齐故城遗址及其周围出土的铜戈、玉戈、陶鬲等,说明齐都是建立在商代遗址上。 3 、西周时期 周灭商以后,姜太公以首功,被封到营丘建立了齐国。姜太公,名尚,字子牙,炎帝后裔,东海人。先祖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受封于吕地,所以又称吕尚。姜太公死后,是返祖而葬的,后来齐地人民为怀念他的功德,把他的衣帽葬在这里,称“太公衣冠冢”。 周武王把齐地封赏给了姜太公。太公率众人去自己的封国,半路上住在一起有人说:“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这些客人睡的这样安逸,恐怕就没有去封国就任的心”。太公听后,便连夜穿衣上路,姜太公黎明赶到了齐营丘,正遇上莱侯率兵攻打,与太公争国。经过一场激烈的争夺战,打败莱夷,太公才在营丘安定下来。 姜太公封齐建国后,以尊贤尚功,富民强国为立国之本,兴开放务实之政,求富民强国之效。所采取的治国方略主要有三条:第一,简化君臣之礼,顺其当地风俗,平易近民,所以他到齐国仅 5 个月,就初步奠定了开国主政的大基业。当周天子十分惊讶地问他,怎么如此之快时,姜太公胸有成竹,微笑作答:“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也”。第二,推行调理阴阳,治国安邦之术,尊崇贤智,奖赏有功的任人唯贤的政策。第三,开放工业、商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同时劝勉妇女做工,发展手工业,所以人和物都聚集到齐国来,使齐国很快成为“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衽而往朝”,这就说,当时齐国的衣饰鞋帽领导着周朝个诸侯国的服装新潮流。难怪到了西汉,皇家贵族还要在这里专门设立制作春夏秋冬三季服装的“三服官”呢。 姜太公的五世孙哀公,因受纪侯的诬陷而被周夷王烹死,他的弟弟胡公迁都薄姑(今博兴县境内)。哀公的同母少弟山,率营丘人攻杀胡公而自立,就是齐献公。公元前 859 年齐献公复都营丘,因临淄水而更名临淄。 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分布图(电动图表)。 齐国兴建国都时,地理位置是经过周密考虑和科学安排的,它利用系水、淄水作为西、东天然屏障,又在大、小城南北墙,挖护城河,使水系相连,四面环绕,构成了一完整的排水网络。使这个具有 7 万户,达 30 多万人口的繁华城市内的废水、积水得以顺利排出,即使大雨滂沱也安然无恙。这是位于齐故城西北部的一处排水道口,如此既能排水,又能御敌的科学建筑,是世界同时代古城排水系统建筑史上所仅见的。 4 、春秋时期 公元前 686 年,齐国内乱,襄公被杀,国内无君。逃往国外避难的公子纠和小白,于公元前 685 年,分别率兵从鲁国和莒国日夜兼程奔赴齐都,以求继承王位。不料途中相遇被辅佐哥哥的管仲一箭射中,险些丧了性命。 后来,大难不死的公子小白终于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齐桓公。本来他想杀掉管仲,报一箭之仇。但是他却能听取劝告,捐弃前嫌,沐浴更衣,亲自迎接满腹经纶、治国有方的管仲,并拜为丞相。从此两个人携手共进,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桓管改革”,也因此成就了一匡天下的宏图大业。 姜子牙在建立齐国时带来的舒张、达观的国风,自由、开朗的民风,终于为齐国后来的称霸春秋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不过,真正给齐国带来盛世雄风的还是他,这位长眠在牛山的一代贤相 --- 管仲。 管仲临危受命,辅政 40 年,殚精竭虑。公元前 685 年,出任宰相时,正面临着一个充满动荡和白废待兴的局面。管仲上台后,立刻治理整顿,稳定局势。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通渔盐之利,兴山林、海河、农工之业,壮大经济,增强国力。其次铸行货币,繁荣商业,打开关禁,降低关税,不搞地区封锁。齐国规定,带 4 马 1 车来的商人,免费吃饭;带 12 匹马 3 辆车的既免费吃饭又免费供给饲料;带 20 匹马 5 辆车的除上述条件外,还专门配备 5 个俑役人员,以供使唤。一时到齐国作买卖搞贸易的人,竟“归之若流水!”大家看这边陈列的便是当时流通的货币 --- 齐刀币。管仲改革的第三点是相地衰征。把土地分给农民,根据土地的肥瘦决定加减税收,休养生息。“养桑麻,育六畜”,“通货积财”,结果赢得了民富国强,社会稳定。第四,在军事上“作内政而寄军令”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在外交上,反对“远交近攻”,主张首先要与自己相邻国家建立睦邻关系,保持一个和平的环境。第五,实行“三选法”,举贤任能。所谓三选,就是先由基层推荐,再试聘官职,加以政绩考核,最后由最高当局下基层考察确定,认为合格者委以重任。即便是通过了三选,也不是终身制,期间还要经过多次的考核,发现问题随时罢免。古齐国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出于私心,有贤不报,泯灭人才,一旦发现,就犯了忌贤妒能,有贤不让的罪。重者,可开刀问斩!不用人才就是对国家犯罪,这恐怕是在古今中外的法律上都是首创吧。桓管改革,短短几十年,齐国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充满热情地写道:“齐桓公称霸,并不是仅仅由于产生了一位特殊的政治家管仲,而是由于这位特殊的政治家找到了使国富民强的基本要素”。这个基本要素就是“不圄现状,勇于改革”。 5 、韶乐厅 齐桓公在位 43 年,死后,五公子争位引起了连年战乱,齐国丧失了霸主地位。至 25 代国君齐景公在位时,齐国出了一位其貌不扬、身材矮小,被人讥讽为“东夷之子”的贤相晏婴。晏婴字仲,谥号平,又称晏平仲,世称晏子。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事齐灵、庄、景三公,为景公相。敢于犯颜直谏,纠正国君的错误;提倡节俭并且自己能身体力行。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关于晏婴的小故事: 1 、智谏省刑。因景公滥用刖刑,无数人被割砍去了脚,使临淄城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鞋子很便宜,都卖不出去,假脚很贵,却买不到,叫做“踊贵履贱”。晏婴借景公为他迁府之机,机智地向景公进谏,省去了刖刑。 2 、赈济灾民。由于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而出现了人民劳动所得公室征去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供老小食用。国库的粮食腐烂生虫而老百姓受灾冻饿而死。一年临淄连降几天大雨,晏婴先把自己家中粮食分给灾民,三次进谏景公开仓济民。 3 、力行廉洁。晏婴身为三朝宰相,竟始终过着清贫生活,穿粗衣,吃粗粮,居陋室,骑劣马,景公给他新房,他拒绝搬迁,给他金银裘皮、好车好马,他坚辞不受,景公见他的妻子又老又丑,把女儿赐给他,晏婴更是婉言谢绝。晏子拒赐成为千古美谈。也许正是这样高尚的品格,才使后来的司马迁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晏子还活着,我就是为他执鞭驾马,也是心向往之啊!” 由于齐国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那时,“临淄甚富其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音乐演奏水平之高,莫过于乐舞《韶》。清代嘉庆年间在齐国故城东南郊挖掘出了《孔子闻韶处》的石碑和数枚石罄。在公元前 500 多年,鲁国发生了内乱, 35 岁的孔子来到齐国,耳闻目睹了韶乐的演奏。一向崇尚音乐的他,被高超的演奏,美妙的音乐所陶醉。连连称叹“尽美矣,又善也”,竟然三个月吃不出肉的滋味。所以留下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6 、战国时期 姜太公建立齐国,传了 31 代,称为姜齐,到齐康公时,姜齐的势力逐步被田氏所取代,田氏取代姜齐是经过长期的反复斗争而取得的。这场斗争,实质上是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势力与奴隶主势力斗争的一个缩影。它表明新兴地主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在齐国取得了政权。从此,中原主要国家都进入了封建社会。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成为春秋与战国时代历史分期的标志。 介绍壁画:取得民心,权归田氏,外和诸侯,列为诸侯。 今天的中国人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齐威王是谁,但是他说过的那句“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话,却几乎家喻户晓。 威王的威,是威风凛凛的威,但他在接掌政权时,却没有什么威风,只有危机与危险。他后来的所作所为证明,他的确是战国时期齐国中兴之君。齐威王中兴齐国的诀窍,虽然仍然是革新,是改革,但这种革新与改革,已经与开国之君不同,它的关键首先是消除腐败,是治理已经积重太深的官场衙门。 一天,齐威王召来几十名大臣,论功行赏。他对即墨大夫说:“你那里地种得好,人民也富,社会安宁,只是因为不太会搞贿赂,所以才没有人在我面前说你的好话。今天,我却偏要封你为万户侯!”他对另一位阿邑大夫疾言厉色地说:“天天有人在我耳朵里灌你的好话,可是你那里却是田野荒芜,人们受饿,像这样的贪官留着何用!”说罢,就让人们把阿大夫扔进汤水沸腾的巨鼎。这就是著名的烹阿大夫的故事。 扶正祛邪,惩治贪官,使民风大振,从此齐国便从乱到治,成为战国时代唯一能与秦国抗衡具有统一中国实力的泱泱大国,如果不是齐威王之后的末代昏君好大喜功,举措失当,失去了机遇,谁又能说,统一中国的事业不会落在齐国的肩上呢? 这条密林遮天的古道,就是小学教科书和我们的军事家们常翻的军事著作中记载的马陵道。这条古道,至今还在默默地向人们称颂着一位杰出的战神,他就是“东方兵圣”孙武的后代,齐国的军师孙膑。他的兵书和他的祖先的兵书被历代兵家奉为兵学圣典或武经,也被现代的外国人称为“古代中国在管理思想上的光辉贡献”。 这是孙膑指挥的两大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电动图表及电视录相)。 这里是根据历史资料制作的模型,展示了齐国的国都临淄城的一角。请大家看后上方:“临淄之中七万户 ...... 。”意思是说:“那时的齐城大街上,各种店铺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 ,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肩挨着肩,脚碰脚;人们把衣襟连起来,就象围帐,举起袖子可以连成幕布,如果大家都把汗水一洒,简直就像下雨一样呵!” 这是出土的建筑材料,从这些建筑瓦当里,人们看到的是拙朴可爱的图案,是极富有生命力的树木和动物,是东方美术史上最为强调的对称美。 战国时代,各国争雄,动荡不宁,当时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家们,要成伟业,只有招揽人才。于是在这里,出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最大学术论坛 --- 稷下学宫!在这个庞大的学术文化中心,容纳过诸子百家几乎所有学派的代表。荀子在这里经天纬地,阐发着他朴素的唯物主义;孟子在这里纵论历代兴亡,展示着儒家“亚圣”的风姿, ...... 。稷下学宫的学士们不担任实际职务,却可议论时政,著书立说,有时,还充当使者,受命齐王,到各地游说,以出世的热情投入到为齐国争霸的入世的事业中。 稷下学士邹忌一次为齐威王弹琴,齐威王准备洗耳恭听。谁料邹忌却滔滔不绝地只讲琴谱不弹琴,齐威王忍不住要发作,邹忌缓缓地说:“大王,你多年不修国政,不就像拿着齐国的大琴不弹一样吗?” 而当又一次邹忌告诉齐威王他与徐公比美的故事以后,齐威王羞愧难当,猛被惊醒,当即颁布一个三赏令:能当面说出寡人过失的,给一等奖;能写出书面意见指出寡人错误的给二等奖;即便不是当面,而是在大庭广众面前表达对我的意见,传到我耳朵里,也要给三等奖。广积人才,就要广开言路,没有言路,就等于断了人才之路。 下面请观看电影:稷下论坛。 文物介绍(略)。 7 、火牛阵厅 公元前 284 年,燕国联合了五国的兵力攻打齐国,半年的时间,攻破齐国 70 座城池,只剩下莒城和即墨城没攻下,齐国危在旦夕。这时,一个资浅名微的小官吏田单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组织军民团结抗敌,坚守即墨。为击破围城的燕军,他驯集了几千头壮牛,牛角绑上尖刀,牛尾捆上芦苇,身披五彩龙纹衣,趁着天黑,点燃了牛尾巴上的芦苇。同时五千名将士化妆成神头鬼面,一起冲出,好一个鬼神莫测的火牛阵,杀退敌人百万兵。接着,他又乘胜追击,驱逐燕兵一举复国。但是,经过这场战争,齐国元气大伤,加上以后的几位君主执行孤立自保政策,秦攻魏、灭赵、燕等国,齐均不救,秦灭五国之后,于公元前 221 年攻破临淄。齐国 800 年基业,至此并入了一统的秦。8 、秦汉时期 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秦始皇 26 年在齐置齐郡,治临淄。西汉,高祖 6 年(公元前 201 年)再建齐国,把他的大儿子刘肥封为齐王,临淄再为汉代齐国都城。 西汉时期,齐临淄有户十万,“市租千金,人众殷富,钜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意思是说:不是天子的亲弟弟或爱子是不能在临淄作王的。 文物介绍(略)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位勇士 --- 田横 在齐国灭亡以后,田横曾起兵重建齐国,楚汉争战中自立为王,不久为汉军打败。汉朝建立,率领残部五百余人逃亡到海岛,汉高祖命他到洛阳,被迫前往,因不愿称臣于汉,于途中自杀,留居海岛的五百将士闻讯后,也全部自杀。这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 在《史记 . 田(谵)列传》中太史公说:“士田横节操高尚,宾容仰慕他的高文而愿意随他去死,这难道不是贤能的人吗?我根据事实把他的事迹记录在这里,但是非常可惜,当时没有善于绘画的人,没有把他的容貌和业绩画下来 ...... ”。事隔二千年以后,我国著名的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看了这段英勇悲壮的事迹后,感慨万千,愤然命笔,创作了这幅大型油画,田横五百义士。因为这幅画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也就是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力抗争的坚强精神。 周朝八百年,齐国八百载,辉煌的齐国历史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灿烂的齐国文化。就是这块土地,它剪裁时空,呼吸寒暑,扬弃风雨,吞吐古今。三千多年中,它不但没有沉沦,反而在涌动的改革潮中,获得了一个三千岁不老的青春! 齐国是战国时代唯一能与秦国抗衡具有统一中国实力的泱泱大国,如果不是齐威王之后的末代昏君执行孤立自保政策,秦攻魏、灭赵、燕等国,齐均不救,举措失当,失去了机遇,谁又能说,统一中国的事业不会落在齐国的肩上呢?秦灭五国之后,于公元前 221 年攻破临淄。齐国 800 年基业,至此并入了一统的秦。我想我也许因着一直要去秦国,所以才先到这里的吧。出了博物馆,我打算去东周殉马坑,门口的指示牌标着往北4500米,附近也看不到有车站,在路口等出租车等了近二十分钟,我甚至想不会是这里没出租车吧,找个摩托车送我过去算了。终于等来了一辆富康,往北去,开阔的土地上都是一排排的大棚。好似在一村落里找到那处所在,门面很小,杂在居民的院落之中。这偏僻地方怕回去时等不到车,便让司机在门口等我。 在齐国故城郭城东北部淄河西岸,现在的河崖头村西,有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贵族墓地,已发现大、中型墓二十余座。其中有一座殉马墓,墓室夯筑而成,东西二十三米多,南北二十六米余,有宽阔的南墓道,椁室是用自然石块砌成。墓在古时被盗掘多次,根据残存的各类器物的陶片推断,属春秋晚期。 在墓的东、西、北三面有一“门”形殉马坑,三面相连全长215米,宽为五米。坑内殉马由西南端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成两行排列,马头向外,昂首侧卧,作奔跑状,井然有序,气势雄伟壮观,经鉴定,马是被处死后经人工排列而成。一九六四年清理了北面五十四米,殉马一百四十五匹。一九七二年又发掘了西面南端三十米,殉马八十三匹。按排列密度推算,全部殉马当在六百匹上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见。文物考古部门考证认为其墓主人为景公杵臼。齐虽为大国,君主死后殉葬如此众多的壮马,也不能不使人惊讶。齐景公,公元前五四七年至前四九0年在位,是继姜太公后第25代国君,在晏婴的辅佐之下,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好治宫室,聚狗马”,《沦语.季氏》也有“齐景公曾有马千驷”的记载。想想这里怎么这么好,一个游客也配有专人讲解,原来收的20元里有十元是讲解费,是俺自己不仔细。听导游说,刚出土时马骨是白色的,而现在看到的都是水泥色的了,为保护殉马,只展出北面的一部分,上面有玻璃罩着,拍摄效果不佳。想想秦始皇不过陪葬了些陶俑陶马陶车,而这齐景公居然陪葬了这么些真马,而且都是特意挑选出来健壮的马,据说都是蒙古马,所幸没有人陪葬这许多健壮人士,但并非没有陪葬人的。 郎家庄东周殉人墓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郎家庄东侧,北距齐城南城墙半公里左右,系一无名冢。? 原有高大封土堆,后因长期取土,已夷为平地。1971~1972年省博物馆对此墓进行了发掘,墓圹南北长21米,东西宽19.5米,深6米。主室位于墓圹正中偏南处,用天然巨石垒成,并以卵石填塞缝隙。此墓共发现殉人26个,在主墓周围有陪葬坑17个,每坑1人,经对所遗骨骼鉴定,均为青壮年女性。另有9名全被肢解后打在封土之内,可能是杀殉的奴隶。殉狗8只。出土随葬器物1000余件,包括铜器、陶器、漆器及玉石、骨、玻璃等制成的饰品、丝麻织物和铁削2件。现藏省博物馆和齐故城博物馆。? 据出土器物组合、器形特征及纹饰判断,其年代当在春秋战国之际 。墓近齐故城,规模巨大,随葬品丰富,又有大批殉人,可以肯定墓主人是齐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在齐都临淄周围几十里的地面上,大约分布着150多座古墓,被称为“临淄墓群”。古墓的年代上起春秋中后期,下迄秦汉。墓主有国君、王侯、贵族、大夫、将军、名士等。墓的形制多为高大的封土墓,状如山丘。著名的有晏婴冢、三士冢、管仲墓等。此地墓葬随处可见,就不去特意参拜了。门口停车场收了五元的停车费,不便宜。接下来去中国古车博物馆,听说是建设济青高速的时候无意中挖掘出的春秋殉马车。一路向南,路过了淄川,很大的一座桥,但桥下是早就没水了。很大的四个展厅,我进去的时候走出来一游客(老头),听说是从东营来的。门口售票的卖完票然后进去给我开灯,指导我上下楼参观,没有讲解。如果我先来这里,就可以不去看东周的殉马坑了。这里的殉马车没有被玻璃罩着,我拍了不少像,依然没有打闪光灯。还是要尊重文物的,尽管没有人看管。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上,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以车马遗志与文物陈列融为一体的博物馆。该馆包括春秋殉马车展厅和中国古车陈列展厅两部分:后李春秋殉车马、规模之大、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为当代全国之冠、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该馆内容集中国古车研究成果之大成,充分展示了我国车乘的悠久历史和造车技术在世界车辆发展史上的领先地位。该馆位于济青高速公路126公里处,两侧并设有大型停车场,交通十分方便。原计划还有一处蒲松龄故居,看地图在淄川区,怕赶不上回济南的车,所以放弃了。三馆的门票共计70元,最后出租车送我到高速汽车站,车费共67元,这里出租车起步价5元,不知司机有没有绕路,这里的旅游和别处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就算支持了当地的旅游业吧。在等车的时候看到高速上有块广告牌“齐国故都,石化名城,足球起源地 临淄”,算做结语。
关键字: 国务院 山东省 旅游指南 而且 辛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