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行民俗
行旅特点
山西人称行旅外出为“出门”,“行路子”。晋中、晋北买卖人多,手艺人多,出门的也便多了。而且路子很野,很多人把生意做到了大库仑——蒙古的乌兰巴托。人们把这些行旅叫做走草地。晋南人的家乡意识就比较强,至多下潼关进西安走个十天半月的,因为毕竟“好出门不如赖在家”,除非生计所迫,那行旅的欲望远远抵不上家庭中温馨和美的诱惑。
过去平川穷人多,山区路不平,行人安步当车是普遍现象,至多骑个毛驴。如果是举家出动,也是女人娃娃
坐上,男人们赶着。坐轿子,坐洋车,是富人的事,一般人有钱也人敢坐,因为与身份不符、舆论不饶。出个近门尚且千叮咛万嘱咐,出趟远门更是泪洒襟袖、牵肠挂肚,因此我们可以说:行旅风俗是用艰辛的步履和痛苦的泪花写成的。
道路
出门不论远近,总得有道可走,有路可行。道路有人工开掘和自然踩成的两种。一般地讲,供单人单畜行走的,不具有共同指向的偏道、便道、斜插近道多为自然踩出。
大道古代称“驿道”俗称“官道”“马路”。大路的构筑以黄土沙石为材料,一到雨季泥泞不堪、异常不便。过去也多由官家出面群众集资出力维修。遇有险峻地方修筑路桩、石礅等防护设施。古代山西的交通比较发达,全省有干线驿道10条,驿站58个,南北通达、东西贯穿。各县及重镇间又有称之为“偏辟”的地方小路相通。至于乡间,更是阡陌纵横路网遍地。
平川地方沿河设道,绕树穿行,进入山区后,顺沟摸坡,盘蜒而上。陡峭之处修筑石阶,险峻地方要靠凿于石壁上的石窝脚蹬手攀才能通过。乡村中的街道、胡同是主要交通道路,因墙基之故,多呈两旁高中心低之状。加上平时各家依墙而立的秸秆、粪堆柴草,显得狭窄拥挤。
过去道路计程多以路边固定景物为标志,如桥梁、老树、碑幢、村庄、坟地等。路段名称以地名而定,如张村道,湖村道等。道路的远程标志为关口,因为过去以关定界,出了关如同出了国,对一个行旅人来讲,在关内关外心情和遭遇会大不一样。连唐人都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桥梁
乡间道路桥梁样式颇多,又各有特色。
大路上以造型优美用料讲究、经久结实的石拱桥为主要桥梁。拱桥的孔数以单孔居多。拱圈形式有半圆拱、圆弧形坦拱、尖拱三种。著名的大同御河桥和右玉万全桥采用多孔固端拱结构,桥墩刚劲而坚厚,具有单向推力礅的作用,一孔倒塌不波及邻孔。这种结构能有效地抵御狂浪急流的冲击,且因我省山多石多取料方便,比较经济。
石拱桥在栏杆、拱圈和兽头上进行精美的石刻造型。栏杆作为桥梁必要的防护措施和装饰构件,从栏板、望柱、抱鼓三部分加以细致雕刻、精心装饰。桥首多塑石狮,拱圈采用满堂式和局部式雕以各种图案,使笨重的石桥产生一种空灵轻巧的美感。原平普济桥石刻就是山西桥梁最杰出的石刻艺术珍品。兽头是古代桥梁的重要装饰物,又叫“吸水兽”,是人们心目中可以镇压洪水,驱吞兴风作浪水中怪兽的“神物”。造型以龙头最多,也有虎头、石鱼及其它怪兽。
如果说石拱桥是官道的主要桥梁的话,石墩桥、木桥则只能算是“一般”路上的交通设施。这些桥结构简单、营造方便。有的石块砌礅,上面架以石条或排水。有的在水中打入木桩,卜边横架木料,再垫以树枝黄土,是小型河和季节河的常用桥。
便道小河上,老乡们用荆笆编成一个或数个大筐放于水中,里面装满石头,成为桥礅,上面架几根树木再铺上平整的荆笆和柴草,压上黄土。还有更为简陋的如独木桥、双木桥,多是小河上的临时性桥梁。
在沟深水急的山间道路上,常常可见到。
关键字: 乌兰巴托 山西旅行 晋中 晋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