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金龙墓表墓志
魏碑书体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大同作为北魏早期都城达九十六年,可以说是魏碑书体的一个发祥地。现今留存下来的北魏碑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司马金龙墓表、墓志,1965年出土于大同市城东6公里的石家寨村,是出土的魏宗室王公志石中年代最早的一种。
墓表高0.49米,宽0.45米,楷书十行,每行七字。墓志高0.45米,宽0.55米,楷书九行,每行八字。两碑均系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十一月随葬,碑石字迹完好,出自一人之手笔,书刻俱精。用笔以方笔直势为主,兼以圆笔曲势,字体呈扁方形,隶意极浓。横画左低右高,两端方粗,蚕头燕尾,全承汉隶笔致。结字安排,出奇制胜,形成了体势刚健,高古典雅,气势雄浑的大家气度。
司马金龙墓表、墓志,反映了北魏早期书法所具有的楷隶风貌。因此,把它称作北魏早期书法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这种风格在众多的北魏碑中,只有从河南淇县的《吊比干文》的字里行间,才能寻得几分踪迹。后者与前者相较,除字形变长,隶意减少外,用笔如出一辙。据此推断,《吊比干文》与司马金龙墓碑很可能是同一位书法家的手笔,只是略有变化。从这一变化中,能使我们看到魏碑由隶化楷的演变和成熟过程。
表和墓志的书写人,据推测是北魏大书法家刘芳。因为他与当时执政的文明太后、司马金龙等人保持着极为友好的关系。
关键字: 司马金龙 墓志 魏碑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