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爬香山
一年四季爬香山
非典以后,兴起了一股锻炼身体的高潮,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被卷进了爬香山的大军中。好在不坐班,又有车代步,一个星期爬2、3次,乐此不疲,兴趣越来越浓,也逐渐体会到了那些常年爬山人的快乐。到如今,我已经爬了3年有余,和那些人称“山串子”的老山友比,我还是一个新兵,但也想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共勉。
春天是登山的好季节,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清晨,伴着小鸟的叫声步入香山,你会闻到一股清新的田野芬芳。树开始绿了,第一批早开的花已经向你问好了。黄色的是迎春,粉色的是挑花,虽然天气还有些冷,但花是一天比一天开得茂盛了,到了4 月,粉色的山桃花就开得铺天盖地,让人欣喜不已。爬山赏景,最使人有好心境了。
开始爬山的时候,真累呀,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看着高高的山,似乎很难到顶似的。可你坚持走上去,就可以看到山花烂漫好景致。那汗真的是流的痛快,人也随之轻松起来。天好的时候,透过繁花绿树,可以透视碧蓝的天空,那时你的心竟是那末纯静,远离了纷繁的尘世,去除了一切杂念,得到一种心灵的升华。登上山顶,可以看到北京城,颐和园、昆明湖、远处的中央电视塔,还有海市蜃楼般的楼房都浮现在你的眼前。可惜,一切都被灰盖笼罩起来了,在为自己感受了清新空气的同时,也会为城市的污浊感到揪心。
爬山的多是老人,他们良好的心态总能感染你。他们大多已经退休,许多人的退休金也就几百元,可他们总是快乐的。他们一见面就会互相问候,有时还互相打趣。无论地位、学历、经历有多大差别,但在这里他们是平等的,都是山友。每到周六,“药石”(大家起的名字,据说摸摸能治病,它其实是一块巨石,真名叫森玉笏,巨大的峭壁上有乾隆御笔所题“森玉笏”三个大字,刻字仍清晰可见。因形状像大臣们上朝时手律的笏板而得名。)附近就聚集了许多人,这是唱歌的时间,人们自己印制歌本,有指挥,有伴奏,大家引吭高歌,大多是些老歌,不时也有现在流行的歌曲,声音不一定悦耳,但人们并不挑剔,唱就是了,不过是自娱自乐。如果你走过去,就一定会融入其中,跟着大声唱一段,好痛快。
桃花谢了杏花开、杏花谢了李花开,紫丁香、白丁香更是清香的让人陶醉。接近五一的时候,人工栽培的郁金香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粉的,品种繁多,一片又一片,爬山的同时还能赏花,真是太让人知足了。
春天的脚步渐渐远了,天气慢慢热了起来,花谢了,树叶的颜色也从嫩绿变成了深绿,来香山的时间也越来越早,6点钟,一开门,坐头班车的人就拥在门口,我们也常常很早就进园了。炎热的夏天,只有早晨是凉爽的,能够在这个时间,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真是惬意。到了三伏天,天气更是热的早,没走一会儿就已经汗流浃背了。可这汗真是出的舒服,对于整天离不开空调的人来说,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有时,习习的山风吹过,更是感到从内到外的舒畅。不能说爬山能治百病,可我却听到不少的人说,爬山以后许多病没有了,也看到原来曾经因脑中风,腿脚走路都不利落的人,由于坚持爬山,一天一天的好起来,有的人还能爬到山顶呢。常看到一个90多岁的老太太,一直坚持爬到平台,简直无法让人相信她有那末大岁数,自称要坚持爬到一百岁,看那势头,也不是不可能的。我自己也因此不再胃疼,心脏功能也好了许多。几天不爬就会浑身不爽。即使是闷热的桑拿天,铁杆的登山人也不会退缩,有些人开始打赤膊,但大部分人还是穿着整齐,毕竟是文明社会吗。尽管大汗淋漓,可一到山顶,那种胜利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有的人会大喊一声“ 我又来了!”你也会受到感染,感到一次又一次战胜了自我的愉悦。
香山古迹很多,自金代起几个朝代的帝王,均在此营建避暑离宫别苑。清乾隆十年 (1745年)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林隙崖间,增置了殿台亭阁,修建了宫门朝房,加筑一道周长10余里的外垣, 形成规程宏大的皇家范囿,并赐名“静宜国"。当时园墙分为内外垣, 共有28景。内垣20景有:勤政殿、丽瞩楼、来青轩、香山寺、翠微亭、雨香馆等。外垣8景有:阳阿(朝阳洞)、玉华岫、森玉笏、香雾窟(静室)等。外垣之北,另有别垣,当时园中建筑、胜点数不胜数。可惜的是,1860年和1900年,野蛮的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烧了圆明园、颐和园之后,香山名胜也没放过,多处古迹被烧毁。现在虽保存和修复了不少,但很多景点只剩遗址了。爬山的同时也可顺便欣赏一下香山的名胜古迹。
上山的路很多,大多数人都会从东门进,这是香山正门,是乾隆皇帝扩建静宜园时所建,现仍保存了原有形制。进的大门就是一个大牌楼,后面是一处宫殿建筑,金碧辉煌。这就是新修复的勤政殿,勤政殿原为皇帝召见公卿百僚的听政之所,以示他游玩时也不误国事。沿着绿树成荫的路上山就到了“玉华岫”,也叫玉华山庄,它位于山脉中部,是庭院型风景点,院内古树参天,榕树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层层,是幽雅宜人的好去处。常有人在这里小憩,山风阵阵,凉爽舒适。再往上走有一处松鼠出没的地方,它们常常跳来跳去,捧着游人扔给它们的花生、瓜子或果子吃得香甜,那样子真是可爱非常。来爬山的人除了喂松鼠,还喂那些被遗弃在香山的猫,有人带来猫粮,牛奶以及各种吃食,一坚持就是几年。赶上孔雀缺水缺饲料,热心的登山人也会前去献上爱心,真是一些好心人。再往上就到了平台(香雾窟),香雾窟建在朝阳洞北上方的一个平台上,为园内殿宇建筑中最高一处,是静宜园28景之一,也已经修复了部分,这里是中间站,许多体力不支的人到此就打道回府了,其实这里才刚刚开始登顶。从平台到顶也有700多级台阶。没有登山基础的的人是会感到力不从心的。但乐趣也就在此时,经过3年,我现在已经不感到十分吃力了。山顶上比哪里都凉快,这就是人称“鬼见愁”的香炉峰。到了山顶,大家都很愉快,一边谈笑一边再做些其他的活动,以便缓解疲劳,舒展全身。在这里我也认识了许多朋友,虽然有的至今也不知道名字,但相逢就是缘分,又何必一定知道姓名呢?
我一直不知道香山名称的来源,据说原因有三。一是香山海拔557米,最高峰顶有一块巨大的乳峰石,形状像香炉,晨昏之际,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炉中香烟袅袅上升,故名香炉山,简称香山。二是仿照江西庐山而来。李白名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有香炉峰,香山仿香炉峰之名,故名香山。三是古时香山曾是杏花山,每年春季杏花开放,清香四溢。所以称香山。不管因何得名,在香炉峰上远眺,西山美景尽收眼底,盘山公路如玉带缠腰,昆明湖似一盆清水,紫禁城影影绰绰,一切都在你的脚下,人的心能不开朗而舒展吗?此时什么烦恼和不快都通通忘的一干二净了。
有勇气的人常常会走北路,就是索道下边的路,那是一条最艰苦的路,2千3百级台阶,几乎没有缓冲,我曾走过多次,但总觉得体力不支,挺羡慕那些体力好的人,他们虽然也是大汗淋漓,但许多人并不休息,几乎是一口气到顶,快的,只要十几分钟,当然大部分人,尤其是年龄大些的一般用30~40分钟的居多。不过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走这条路,就得进北门,北门外就是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寺院“碧云寺”;朋友来时也常陪着去。 碧云寺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后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层层殿堂依山叠起,每进院落各具特色,给人以层出不穷之感。整个寺院,由山门至寺後石塔,高度相差一百馀米。在中轴线上的前几重佛殿屋本为明代遗物,内有佛塑佛雕,其中立於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哼哈二将,殿中的泥质彩塑以及弥勒佛殿山墙上的壁塑皆为明代艺术珍品。三重大殿加上最高处的金刚宝座塔,都是值得鉴赏的。尤其是保存有国内仅存的木质贴金“五百罗汉堂”,五百罗汉形态各异,极具特色;这里还有孙中山纪念堂和孙中山衣冠冢,上次连战来时也曾去这里瞻仰。如有机会再专门介绍碧云寺吧。总之很值得去看。
进北门不远就是眼镜湖,这是两个圆形的湖,中间有一桥,像个眼镜,湖边假山有水从上流下,人称水帘洞。池边有一方亭,是避暑歇凉的好去处。上边还有个孔雀园。不愿意走北路的人也有从中路上山的。
关键字: 勤政殿 昆明湖 碧云寺 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