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游记
家门口的风景向来对我没有多少吸引力,周末有事,不能远行,星期天才去潭柘寺一游。潭柘寺离我家不算远,驱车四十分钟就到了。
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庙宇,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享有“皇家第一大寺院”之美誉。潭柘寺坐落在京西门头沟区潭柘山宝珠峰前八面环山,九峰拥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山窝平原。因寺后有龙潭,山间有拓树而得名。
站在寺门前,中路山门门额上,康熙大帝亲手书写的:“敕建岫云禅寺”几个大字。
据说原来山坡上有“柘树千章”。后来只剩庙前几株,最后也枯死了,现在的柘树都是补植新苗。
进了山门是天王殿,正面供奉弥勒佛,背面是韦驮,四周是四大金刚。往前是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
再往前是两棵巨大的银杏树,谓之“帝王树”和“配王树”。这两棵树相传植于唐贞观年间。东边的那棵叫“帝王树”,看起来确实有一种傲视天下、睥睨群雄的气势。西边原来准备种一棵雌树,与雄树相伴,但是种完之后才发现也是一棵雄树,于是只好称为“配王树”。
关于帝王树,相传为朝代更迭的象征:每一个帝王登基,树根就生出一新枝,很快与主干合拢,而当皇帝驾崩时,就有硕大的枝干掉下来,充满了神奇色彩。站在帝王树前,看着树身上那些善男信女留下的心愿布条,树四周形形色色的游人,突然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虚幻感。
弥勒殿,有副很著名的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对联用浅显的文字,通俗,幽默,又发人深省。
向前走为毗卢阁,在上到毗卢阁后,两殿之中有一座白塔,不如北海的大,但也是北京六座白塔之一。从毗卢阁往上为观音殿和石鱼。据说石鱼是玉皇大帝赐与潭柘寺,因而有灵气,摸那儿可确保疾病痊愈。
寺内古树参天,红墙上爬满了绿叶。在一片郁绿当中,终于见到了享誉京城的紫玉兰,这些玉兰树的树龄已有四百多年了。在北京常见的是白玉兰花,而紫玉兰很少见到。紫玉兰花堪称潭柘寺的一绝,每年三月,竞相开放,灿如紫霞。花开时节,数万朵紫玉兰花绽满枝头,气味芬芳,景色迷人,吸引无数游人赏花、留影。
潭柘寺确以泉胜,处处有水感,如东院的流杯亭,有一道水,水道从亭子一侧流入,经过一个对称的龙首形的单一水道,从另一侧流出。西边的观音院均是水景。而东院门外约二里北山的龙潭,是潭柘寺的“潭”字的来由。在行宫东院门外的北山上,有龙潭。沿途有海蟾石,可在此歇脚,饱览山中美景。龙潭周围有石栏,中为水池,池边有一龙头,泉水自此流出。游人以铜钱投向龙嘴,中者,据说能万事如意。因此潭内每日铜钱不绝。龙潭的水特别凉,像从冰箱里刚取出来的矿泉水一样。
康熙行宫前是一片竹林,竹枝修长,黄中含绿,美其名曰“金镶玉”。绿中含黄者,曰“玉镶金”。
潭柘寺中两口大铜锅是一绝,一口在天王殿前,是和尚们炒菜用之。另一口在东跨院北房,据说一次煮粥能放米十石,十六个小时粥才熟。由于锅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
说到这里,还有“水淹潭柘寺,火烧北京城”之说。在粥锅的侧面有一个水道,直接引山泉入锅,不用的时候就用木板封住水道。在锅身上写着“北京城”几个字,每天烧火的时候,这几个字就会被烧到。大概也是希望籍此,为潭柘寺和北京城消灾解难吧。
最后去的是塔林,和寺内的感觉完全不同,基本无游客,众塔林立,气势森然,一座座形式各异的砖石塔,经千百风雨磨砺出红、紫、褐、黄、白、灰等各种颜色,苍古斑驳。
潭柘寺所在的山,其实很低,海拔才两百多米,一点儿也不陡,景点也很紧凑、集中,肃穆,干净,古老而不颓败。
朱自清老先生也有潭柘、戒台两寺的游记,当时三十年代需从门头沟骑毛驴去,用了两天功夫,回到长辛店的时候,两条腿几乎不是他的了。而现在,我们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轻轻松松耍了个来回。
秋天是潭柘寺最美的季节,山上长满了柿子红果,山楂秋梨和黄栌丹枫。金秋十月,霜草萦浅碧,霜梨落半红,如火似霞,美不胜收。到时候,我一定还会再来。
关键字: 北京城 天王殿 潭柘寺 玉兰树 观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