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的北京
昨天一早父亲打来电话,通知我cancel下月我的北京之行的消息时,我差点儿掉眼泪。
六月去了北京,之后北京总时时徘徊在我的生活里:每天去yahoo查天气的时候,总是不忘记看看北京的气温;乘地铁的时候,不由会想起北京的地铁(虽然是不大好的印象);听到身边有人说着普通话的时候,忍不住细心判断是不是北京话;连报纸,读的最多的,也是《北京青年报》……
去颐和园的时候,第一眼我就觉得它很面熟,因为那里俨然是西湖的缩影,看似熟悉的亭、台、楼、阁、桥、湖,第一次觉得北京真大。赶到圆明园时,天将擦黑,空旷的园子,无边的湖,淡淡的水雾,皇家的奢华全然淘尽,只是感到遗憾、沧桑,还有些许悲哀。
故宫是另外一种感觉。那天正是37、8度的高温,故宫正殿周围连棵树都没有……旁边有导游在说用来排水的殿脚的龙头时,特别希望这时能下雨。大概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实在先进,看到皇宫里那些精美的用品,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不过我真的喜欢那张象牙席。只是当我从故宫出来,站在景山上向下望,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出皇宫的威严,开始有些理解北京人的自豪感。
北京植物园真的值得一去。满眼的绿、各式的花,最令人感动的,是静静走在曹雪芹写红楼的宅院里时,那朴实的环境,院外的一畦菜地、一口井,没有故宫的豪华,没有颐和园的精巧,没有天安门的喧哗,可是这里让人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宁静,还有与世无争的惬意。
对长城的各种描写早就令我对它向往已久,不是为了作好汉,想真实地体会作自然之子的感觉。站在长城上,风吹着自己,仿佛天地间只有我一个,我是自然的孩子,最钟爱的孩子。
这以后的行程,都被长城归来后的激动冲淡了好多,没有精彩,只有亮点。天坛
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地方,也许因为那里少了很多高楼,站在天坛上,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我是那么的渺小,和长城的感觉截然不同。但我同样喜欢。
登上南下的列车时,心里有种解脱,更多的是留恋。北京,我还会回来的。
关键字: 北京植物园 天安门 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