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赵师傅最辛苦的一天。
早晨8点,我们就饿着肚子离开了富蕴县城,这个钟点在内地也就是相当于5、6点的样子。一路无话,中午1点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哈巴河县的边防派出所。
整个的大喀纳斯地区是由3部分组成的,自西北往东南,散落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阿尔泰山深处,分别是白哈巴村、喀纳斯村和禾木村,国内仅有的2000多名图佤族人就生活在这里。虽然现在有一个阿勒泰地区直属的旅游公司承担着大喀纳斯地区的景区管理职能,但是实际上从行政区划上来讲,他们却属于两个不同的县。白哈巴属于哈巴河县,而喀纳斯和禾木归属布尔津县。因此景区里存在着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比如,从白哈巴方向到喀纳斯,是允许自驾车进入的,而从喀纳斯到白哈巴,则必须乘坐景区提供的区间车,往返各需要一个小时,中间留出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整个费用是210元。
我们当然愿意选择先到白哈巴去,因为可以看到最美丽的日出和日落,还可以在图佤族的小木屋里住上一夜。但付出的代价就是花上至少4个小时的时间,走107公里的崎岖山路,翻越至少3座大山,而这些山路属于国防公路,又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很多司机都不愿意去,他们多数会以哈巴河的边防证难办为借口而推荐游客先从喀纳斯进入景区。而实际上,边防证的办理非常简单,只要出示个人的身份证就可以。我们连派出所的大门都没有进,一切都是赵师傅代劳,前后不过一刻钟。
办证容易,进山的过程却是真的很辛苦。
每次我们问师傅,是否走了一半时,师傅都笑而不答,他是不忍心打击我们的一腔热情。我们看漫天的乌鸦,看满山的羊群,看星星点点的哈萨克族蒙古包,以此来分散对渺渺前路的注意力。
终于,山脚下出现了河——哈巴河——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界河。
终于,卖门票的木屋出现了,60元,记者免费,窃喜。而此时,我们距离白哈巴村还有36公里,又是1小时车程。
终于,砂石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边防站就在眼前,而村子就在藏在边防站的后面。那一刹那,我们就像见到了亲爹一样激动。
可是——天却阴了。半个小时后居然下起了雨,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没有停。这就是看不到日出的第二个理由:下雨。昨天是第一个:多云。
白哈巴被称作“中国西北第一村”,村子很小,只有7、800人,哈萨克族和图佤族各占一半。村里所有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的,尖顶是为了防止冬天的积雪压坏房子。看景色,你会觉得自己不是到了瑞士山区就是到了伦敦郊外,而物质生活的落后却时刻提醒你这里是老少边穷的中国西部边疆。
哈萨克人不会做生意,山外的人到村子开了旅馆。村子里虽然可以看到电线杆,但实际却是摆设。电要自己烧柴油来发,水也只够早晚洗个脸。“烧莲白”已经涨价到了28元一份,带肉的则都是48元起价。
我们之前在攻略上知道有个姓曲的老板开了一个“白哈巴山庄”,是惟一有室内公共卫生间的。按图索骥找了过去,这让曲老板非常高兴,自己的名声都传到了祖国的心脏。兴奋之余,曲老板晚饭送了我们一斤半的白酒,一份爆炒羊肝、一盘凉拌西红柿,总价比我们点的大盘鸡可贵多了——估计第二天早晨酒醒后,肠子都毁清了。
曲老板很会来事儿,和边防站的头脑私交很好。第二天一早他还主动提出带我们去看了5号界碑,这可是花钱都看不到的景色啊。哈巴河就在身后流着,哗哗的水声清清楚楚。中国这一侧的河畔上有一处树林,俯瞰就是一个中国版图的轮廓,当地人因此管他叫做“中华林”。更加神奇的是,有一块形如台湾宝岛的小林子是长在河中的,但距离经过测量仍偏于中国这一侧,所以“台独”注定是没有好下场的。只可惜我们的角度不利于拍摄,所以没能把“中华林”的全景摄入镜头。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