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历史
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西汉王朝曾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57年后于阗国势转盛,邻近诸国皆从服。唐在和田设毗纱都督府,置十州。后晋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国王。辽设于阗王府。1759年清设办事大臣。
古于阗是“丝绸之路”南路的交通枢纽。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陆上“丝绸之路”在15世纪逐渐落幕,于阗也随之失去了当年的繁华,归于平静。如今的和田市一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地区,而在历史上,古于阗曾是中国最早引进佛教的地区,早在公元前1世纪,印度佛教就传入了于阗。中国的道教文化同和田也有很深的渊源关系。道教祖庭在昆仑山,昆仑山的中段在和田,中国文化中把昆仑山比喻为“万山之祖”,是众仙汇聚之地。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独有文化,商代晚期和田成为玉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是“举世唯一”的真玉。
和田地区管辖七县一市,包括和田县、皮山县、于田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民丰县以及和田市。
和田印象提到和田,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和田玉。在丝绸之路贯穿欧亚之前,一条沟通西域与中原的玉石之路早已形成。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裹挟了群玉之山---昆仑的美玉,在大地上蜿蜒。人们把这种得山之灵性、水之生动的玉叫籽玉,以区分从山上开采下来的山玉。
拥有和田美玉,是中原人的渴求;穿上中原丝绸,则是西域人梦想。丝绸和玉石的东来西往,促成了欧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繁荣。
汉唐时期,玉石受到中原人的普遍推崇。古人相信玉有驱魔辟邪、怡情养性的作用,因此,古墓葬里出土的玉器,几乎都是和田玉。和田最名贵的是羊脂玉,其色如凝霜,状如羊脂,是玉中极品。
如果说喀什很早就是一个大都市的话,那么和田就像一个“大农庄”,九成以上的居民为维吾尔族。这里虽地处沙漠边缘,但绿洲内的小环境非常好。依靠昆仑山所赐于的丰富水分,这里发展了独特的绿洲经济。掩映在果木林中的农舍、独具特色的各种手工制品,都能让人领略到“娟都”的风采,感受到古朴的丝路风情。和田历来为粮、棉、桑蚕的重要产地,杏、葡萄、桃、石榴、无花果等果类繁多,品质优良,薄皮核桃更是国中精品。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丝绸之路已成为古罗马贵族的奢侈消费品。他们不知道丝绸从何而来,想象着丝是东方人从一种奇特树上梳理出来的细绒茸毛。
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的和田没有桑蚕,中原严禁桑蚕出关,,和田国王就向东国公主求婚,公主出嫁时,在头发里藏起了桑蚕的种子,于是和田人就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此后,和田家家养蚕、户户抛梭开始了丝绸贸易。如今,在和田出产的艾德莱斯绸中,依然能看出昔日的辉煌。
桑蚕业的兴亡也带动了其他手工业的发展,东汉蔡伦发明的最原始的造纸技术,在如今和田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手里还完整的保存并延续着,这就是你用桑树皮制造的桑皮纸。
在和田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块东汉时期的地毯残片,着说明那时已是西风东渐,来自波斯的织毯技术已传入和田,并且这种手工织毯的工艺延续了几千年。
这块绿洲上的百岁老人很多,常可见白发银须的老人行走在乡间的林荫小道上。除了和气候、环境、民族体质等有关外,和田人长寿的秘诀还在于他们的特殊的饮食习惯。和田人有喝饮料的习惯,奶和茶是他们的主要饮料。和田瓜果品种多,数量大,又有独特的保鲜方法,因而和田人可常年食用瓜果,夏季常以瓜果代茶饭,早餐吃葡萄干和核桃仁,午饭吃瓜和馕。他们用葡萄汁和樱桃汁做醋,用葡萄、桑葚、苹果、海棠果、杏、桃、草莓、无花果等做果酱等等。
从和田市开始的旅行,将是南疆的最后一站。只有深入和田腹地才能充分体会古老而凝重的绿洲文明。春、秋两季是来旅游的最好季节,和田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多风沙,但日照充足。这里的城市也很发达,吃住行都很方便。可以在https://www.xjlxw.com预定宾馆,为旅途住宿提供方便。(新疆旅行网元月6日编辑)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出疆旅游电话: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电话: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